教學研討會感言

By: 廖惠利 老師 / 王麗麗 老師

近年來,華語語文學習已在全球各地如雨後春筍般地快速成長。爲因應各國的華語學習需求,華語師資的培訓是當務之急。作爲海外華語教學的一份子,蘭加拉中文學校也積極地鼓勵老師參與各種教學研討活動,汲取專業知識,讓老師能夠更靈活有效地幫助孩子學習。

我們學校的兩位老師,廖惠利老師和王麗麗老師今年代表學校參加了台灣第十一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舉辦的地點是在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於2012 年成立的「華語文教學研究所」。這所碩士班的特色是有很多來自日本、泰國、印尼、馬來西亞、韓國等的外籍學生學習華語教學,成爲海外華文教育推廣的尖兵。因此,這個研究所對多元文化的環境的華文教學也特別有心得。

這次的研討會有三百多位來自世界各國之華語教學專家學者報名參加,提出論文摘要近三百篇,其中將近一百篇在研討會上宣讀,另錄取了六篇壁報在會議中展示,會中並提供了六場專家學者的演講,以及兩場專題報告,在短短三天的密集討論及報告,內容豐富又生動。

此外,國立師範大學也成立「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和「華語文與科技研究中心」,積極整合校內資源,開發出一系列華語文聽、說、讀、寫、應用方式。這個計劃特別針對學習華文者所面臨的困難,提供解決之道。因此,在預算允許之下,海外華語學校應該多派老師們參加以上兩種組織,以因應全球學習華語之熱潮,培養優秀師資,使華語教育能在世界各地步步向上,發揚光大。

我們在這次研討會最大的收穫,就是體認到謹慎選擇教材的重要。海外華語教學的教材一定要以學生們的興趣、能力做為基本考慮的原則。這是因爲對於學習華語為第二語言的學生而言,華語語法,句子構造才是學習的重點。學生可以藉着比較本身母語和新學習的語言在語法結構上的不同,快速有效的掌握新學語言的特色。如華語中「把」字句,「被」字句,「的」字句,以及助動詞的用法,和其他語言如英文的同類詞在語法,意思上截然不同。如果學生在學習是沒有詳細瞭解結構細節,就很難應用在日常生活上。

另外,把真實的生活材料融入華語教材也很重要。平常生活上我們常接觸的廣告單、華語偶像劇、流行歌曲都是教學上最好的輔助工具。我們也可以鼓勵學生參與壁報活動,短劇表演,歌唱擂臺等,加強學習的動力與興趣。至於小學生及幼兒的學習上,老師則可以着重在多讀、多講、多聽的訓練,伴隨着看圖畫、動畫、唱兒歌等生活內容,增進他們之學習速度,讓學生更喜歡學習。

當今科技突飛猛進,世界似乎變小了,國與國之間的交流也越來越頻繁,所以第二語言的學習是一項不容忽視的議題。由於中國日漸富強,學習華語漸漸成爲世界的趨勢。傳遞中華文化的薪火,拓展華文教育,即使再艱辛也是我們責無旁貸的責任與使命。能夠有機會參加如此有意義的的會議,不僅增進了我們的見聞與知識,相信這些收穫對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上更會有所助益。因此我們特別藉着這個機會與大家分享我們的見聞,期待大家攜手共同努力,爲所有對中文教學與學習有興趣的老師與學梓創造更好的教育環境與願景。